(搜狐体育王涛 发自天津)北京时间8月8日,2014年第一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在津开幕。作为本次赛事的亮点之一,“短兵”项目首次在全国大赛上亮相。现场,双方选手手持短“棍”状兵器、身着“盔甲”,带着类似剑道选手的头盔,再加上带有传承味道的“授剑礼”,始一亮相,就成为全场焦点。
短兵比赛,顾名思义既是指短兵器对抗的一种格斗武术形式,它并非传统武术中的刀剑对练,区别却又与击剑、剑道的竞技形式想通,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新兴竞技运动。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三部——周金彪主任介绍,短兵比赛目前正在国外兴起,然而对中国武林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短兵形式的比赛,最早从80年代开始就一度在国内出现,不过受制于当时的条件,最终未能形成正规赛事。其实,这种形式的短兵器比赛在国外同样存在,如今,短兵项目重新回到武术比赛当中,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武术格斗“带兵器”对抗的新的形式。”
比赛现场,运动员双方分别手持红蓝颜色、类似短“棍”形式的兵器,头戴类似剑道比赛中的头盔,身穿薄棉质地棕色衣裤,并佩戴胸甲和手甲,此外还有款式统一的专用比赛用鞋,一身行头可谓是“武装到牙齿”。
除了“表面的功夫”之外,短兵比赛也格外注重礼仪。选手抵达赛场后首先要与教练共同完成“授剑礼”——队员需要单膝跪地、双手接过教练授予的短兵,并起身向教练行礼。在进入场地后需要单手举起短兵,面向对手;随后把短兵放在身侧,模拟古时剑客抽剑的动作,单手缓缓把短兵抽出。此时才能正式进行比赛。
比赛中的选手禁止击打对手后脑、喉咙、裆部三处,其他位置均为得分区域。根据规则,选手击打必须清晰有效才可得分,这一点与搏击、散打比赛类似。但是由于选手“挥剑”的速度很快,因此场地内需要一名主裁、外加三名边裁才能保证跟上选手出招的节奏。
通过现场观察记者发现,短兵比赛的技术与击剑、剑道都有着明显区别。或者说,更加博览众家之长、兼容并蓄。在击打技术上,短兵除了击剑基本动作中的挑、甩、刺、抽,以及跨步进攻外,同时也吸纳了剑道中劈、砍、撩、扫、挂、转身的基本技巧。除此之外更囊括了“舍身”的含义,允许队员主动倒地进攻的方式,并可以在裁判未喊停的情况下,继续比赛。
得点位置的增加,明显促进了选手进攻方式的多变性和灵活性。跳跃进攻、舍身进攻、转身进攻,甚至是虚晃一枪的假动作进攻,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短兵项目具有丰富的挖掘空间和可塑性。超酷的外表、传承尊师重道的礼仪、丰富进攻方式、超强的可塑性,这让短兵的发展很值得等待。
根据规则,“短兵”在防守上允许格挡,击中对手身体得1分,兵器被击落丢两分,主动、被动倒地不丢分。由于初次接受正式比赛的检验,未来短兵比赛规则是否会调整,仍然有待观察。(此前曾在俱乐部和高校接受过三届调研赛)。目前,短兵仅设男子60kg以下、60-75kg、75kg以上;女子58kg以下、58kg以上五个级别。
当天的短兵项目共有5支代表队、24名选手参赛。女子58kg以下级决赛:来自武汉体院的卢亚单2-0战胜北体大的王亚子;女子58kg以上级决赛:北体大王惠英2-0战胜武汉体院的张芬;男子60kg以下级决赛:天津万通俱乐部刘军2-0战胜北体大的吴光浩;男子60-75kg:北体大冯信铭2-1战胜天津万通俱乐部的豪兰-杰特斯白;男子75kg以上级:同样是来自天津万通俱乐部的库尔班江以2-1战胜来自北体的纪晓东获得最终决赛的胜利。
文章最后笔者提到一点,是否应当为运动员加装护腿板。在今天的比赛中,尤其是男子较大级别的对抗中,不少选手都把对手腿部作为主要进攻位置之一,从现场被打断的兵器可以看到选手挥舞时造成的杀伤,因此一块不大的护腿板也许可以在不影响比赛进程的情况下减少选手受伤的概率。 (搜狐体育 王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