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随着武术热的再度兴起,以至于武术界内开始大胆提出“武术本质问题”。国家体委武术处副处长张山先生作为负责人主抓此项工作,适时的组织武术界的专家学者对武术对抗运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讨论。由于张山先生特别注意调动和发挥武术老专家和老教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由于北体院的张文广教授、武体院的温敬铭教授等都是前南京中央国术馆出身,对武术搏击对抗类的技战术体系、内容、规则以及形式都有实践体会和经验。因此散手试点任务交给了北体院(夏柏华负责)、武体院(曾于久负责)以及毛遂自荐的浙江省体工队武术队(王信得负责)。至1982年,根据国家体委于的武术对抗竞赛项目的计划,决定于本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十个单位的散手表演赛及八个单位的太极推手表演赛。参加散手表演赛的单位均要进行散手技术的训练表演。参加散手表演赛的单位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河北、广东、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为此于同年1月1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先行召开了由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广东省、武汉体院和北京体院等六个单位参加的“全国武术散手竞赛规则研究会”。根据与会者之一的赵秋荣先生回忆,李天骥以民国时期的经验教训引导研讨会走入正题。夏柏华规则制定探讨散打发展重点。马汉清从民间传统武术提供技术参考。武汉体院从规则制定补充了北体话题。河北、山东从专业套路运动员转入散打训练介绍经验。广东除了示范南拳技击技术外,建议散打与国际擂台接轨。最后,正式制定了《散手竞赛规则(初稿)》,在突出民族风为主导大部分人同意突出摔打和高难度技法为发展方向,但由于是首次进行范围较大的公开比赛,欠缺经验,为了注意安全,因此作了许多限制,如暂时不允许肘膝进攻,不允许使用擒拿等,对头部(后脑除外)可以攻击,但打中无效不得分。其后于同年7月13日,再次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召开了为期两周的第二次散手规则研讨会,对《散手竞赛规则(初稿)》修订了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动作和头、肘、膝进攻对方;不允许用脚攻击头部,头部只允许用手法单击并提倡轻击等规则。并明确对本次表演赛做了如下规定:本次武术对抗表演赛只在内部进行技术交流,不录取名次。在表演期间着重对开展这个项目意义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本次表演赛广泛进行技术交流。进行戴头盔拳套允许击头与无头盔拳套不允许击头(注:均穿护甲、护裆、护腿和体操鞋)两种形式的试验,便于比较鉴别。同类拳种和流派散手形式(如形意对形意、八卦对八卦、八极对八极等)恶在表演赛期间安排交流,集思广益。对技术水平和思想表现较好的运动员,经大会评议给予表彰鼓励。并决定由陕西、上海、浙江、云南、武汉体院进行不戴护头拳套不允许击头的表演;北京、广东、河北、山东、甘肃、陕西、北体院进行戴护头拳套允许击头的表演。11月21日至25日,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散手和太极推手)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由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规模的武术对抗比赛,比赛接近实践、拼搏激烈,因此引发了全国各地武术界的瞩目和关注,吸引了大量观摩者。本次比赛最终每组按运动员体重分成9个级别,并采用半淘汰赛制进行。比赛总裁判长由张文广担任,副总裁判长由张继修、蔡鸿翔担任。从整个比赛来看,技术水平相比前两年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运动员已经能够全面掌握和运用踢、打、摔等各种技法。并评选出了各级别十五名优秀运动员。包括:李晓秋(北京)、高美涧(山东)、李志明(广东)、江波(山西)、李彦龙(河北)、马志良(陕西)、王汝金(河北)、范广升(北体)、李汉桥(武体)、徐春科(山西)、张建国(广东)、金宁乐(浙江)、杨天成(甘肃)、刘玉福(山西)、王其中(上海)等。参加此次表演赛山西队散手运动员刘玉福曾回忆:“1979年,全国还没有正式开展散打运动,仅在小范围内搞试点。正巧那年在太原杏花岭体育场举办全国硬气功表演,同时,进行了几对散手、推手表演。在国家体委运动司负责人张山主持下,北京体院、武汉体院散手运动员在山西太原体育馆进行了内部交流。当时可以看出,北体在技术上要优于武体。随后山西开始物色人选,积极准备组建散打队。在选拨了第一批散打队员后,在庞林太老师和郭六登老师的亲自指点下我们安排半天搞套路训练,半天搞散打训练。在没有任何理论、技术资料参考的情况下,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既当教练又当运动员,亲自下场与运动员一起摔打,边教边练,使山西队较早掌握了散打拳腿组合技术和快摔技术。1982年,在庞林太老师的带领下首次出征,参加了北京武术对抗项目散打。推手表演赛。山西参赛的王波、徐春科和我全部获得了优秀运动员奖……全国散打试点初期,我看到北体技术上的优势,专程到北京体院取经。在夏柏华老师的指导下,对进攻型腿法的一些运用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期间和夏老师在场上进行了实战切磋。以后又得到了蒋浩泉老师给我讲解拳击的八攻八法使用原则,在以后的散打中得以运用。还得到了温敬铭老师指点,回来后,悟出了一些散打的技术原理。这些武术界老前辈对我的器重偏爱与培养,奠定了我掌握散打技术的传承基础。”此外,本次表演赛由于散打运动仍在摸索和试验阶段,因此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平还较浅,击打力量不足,打法较为盲目,临场战术意识差以及规则上还不尽完善等。其中在规则上戴护头拳套组的头部禁止连击并提倡轻击,不戴护头拳套组的规定直接不允许击头,造成了运动员防守面积小,部分还采取过分降低身体重心,用头部作为盾牌的消极姿势。而此外也不允许使用头、肘、膝攻击,使得许多技法也受到了限制。因此规则总体上并不利于未来进行国际交流比赛。而本次比赛后全国各地武术界也反响强烈,一些议论述闻如下:北京自动化仪表厂朱同志说:“多年来我们看的我国武术向体操化发展,成了银样蜡枪头、花架子,十分担心武术的真髓会被丢掉。现在开展这种形式比赛是一种突破,符合我们武术爱好者的心愿,可喜可贺。提高武术的技击水平,开展对抗性比赛是一条好路子。”北京日报社王同志说:“对抗性比赛可以刺激和推进武术的发展。外国的拳击、柔道都有对抗比赛,因此进步较大,经久不衰,我们的武术理应如此。拳击、柔道、武术这类项目共同特点就是对抗性,控制和抹杀它们的特点就会影响它们的发展。同时我感到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前我们有点保守,现在开放了,还应该注意控制前进的幅度,像今天的比赛,我们就看到了运动员的保护措施还不十分完美,规则也不够严谨。”河南信阳铁路材料厂张援朝同志说:“武术对抗比赛现在基层影响很大,河南许多地市都搞了。有些比赛比这次全国性比赛搞得还要热火。我曾在河南好几个地方举办的对抗性比赛中担任裁判员。有一次一位女同志找到我,问我们有没有女子比赛,她表示愿意参加。还有一些武术老先生也要求参加对抗比赛,但被我们婉言谢绝了。对抗性比赛的开展,使我们从事武术工作的通知也开阔了眼界,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如登封少林寺扬名中外,但在一次对抗性比赛中,以登封少林拳好手焦洪波为首的几位选手竟然没有一个通过第一轮的,全部输了,少林拳的威信因此在群众中受到很大影响。”次年(1982年)5月8日至18日,江西南昌举办了第二次关门散手表演赛赛。本次比赛规模相比去年参赛单位和选手水平都有了提高。作为此次比赛仲裁委员的蒋浩泉先生于赛后曾提出:“散手运动员不仅应有踢打摔拿的技术,还应懂得一些拳击技术。我认为,根据实战需要出发,拳击中的许多好东西可以吸收到散手中来。一个是实战距离感,二是机动灵活的步法移动,三是拳击中的拳击八法。把它们融汇贯通到散手中去,洋为中用。我们有许多失败的经验教训,再不能固步自封,如果中国散手赛员不懂拳击,那么就难以战胜掌握中国武术的外国赛员。因为他们有拳击技术,又有中国武术。我们必须承认科学,我们要强调武术风格的散打,既有漂亮的各种腿法,穿插各种准确有力的拳法,又有巧妙娴熟的摔法。”而在全国散手运动如火如荼的蓬勃开展期间,也有众多非议接踵而来。部分人认为,散手比赛中武术技术运用少,缺乏风格特点,观赏性差,是拳击加腿、加摔。根据张山先生回忆,1982年散手表演赛进行后,有民间武术家在国家体委门口贴小字报,认为这次散手表演赛没有特点,并自认他本人的拳种门派实力高强,要求与北体院的张文广和上海体院的蔡龙云摆擂台比武较量。张山先生于是根据要求推荐其参加了之后的河北沧州的散手比赛。但在比赛中途自认水平不够而决定弃权,并认为国家以慎重、积极的态度推进散手运动是正确途径。而外界对散手试验的批评意见,散手试点工作组也认真研究对待接受合理建议。对于此类声浪,温敬铭先生于散打试点期间曾回应:“有人说现在的散打比赛是拳击加腿,即拳击加上几种腿法。怎样认识这个问题,我看散打处于试验阶段,很多方法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没有熟练的掌握运用,上下肢动作配合也欠妥善,就此而论,这种批评有一定道理。散打和拳击都是对抗性比赛,因此有他们的共性。拳击中主要的拳法有勾拳和直拳,这在我国武术中不仅有而且是很重要的,如冲拳、贯拳之类即是。这些拳法动作简单,进攻快而长,容易奏效,所以在比赛中,人们使用这类拳术较多,也是不足为怪的。类似拳击预备姿势的动作,在散打中也经常出现,因这种姿势易攻易守。在武术的许多拳种中都有类似动作如形意拳的三体式,虽然身体姿势稍低,但动作的主要结构和拳击的预备式很接近。这说明了它们虽然起源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反映了徒手实战的客观规律。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没有受到拳击影响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也多取这类姿势,运用这些拳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有了这类批评,就抛开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就在我国大陆地区正积极推动武术散手对抗竞赛的同时。香港的国际中国武术联盟也于1982年五月一、二两日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功夫搏击冠军大赛,比赛在香港湾仔伊丽莎白体育馆举行。参赛拳手包括欧洲、美洲以及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以淘汰方式争夺冠军殊荣。该次比赛所采用的是港式搏击规则,在比赛中可用踢、拳、肘、膝、摔、锁、擒拿等技巧来配合个人战术。参赛拳手分为轻、沉、中、重四个量级。每量级分成三重量小组比赛,以体重划分。而比赛所用拳套弃用了美国拳击所用的八盎司拳套,而使用了四盎司及六盎司两种。自1984年广东武术搏击组(广东散手队)前往香港参加省港澳武术搏击大赛,虽然本次仅由广东队内部自行对抗演示,但却是首度向大陆地区以外展示了近年来国内武术散手试点的阶段性成果。而1985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港泰拳师擂台赛及同年西安举行的武术国际邀请赛上,首次接触到了香港、澳门、泰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地区的搏击选手,我国大陆地区武术散手/开始正式打开国门与国际接轨,并不时邀请国外拳手来内地进行比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与此前在国内受到早期散手规则保护的散手运动不同的是,直至1990年8月由北京什刹海体校梅惠志先生率领的北京搏击联队正式公开走出国门前往香港参加首届京港杯大赛后才真正遭遇到了重大挫折而痛定思痛而重新对散手研究改良,这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